習近平稱「路在腳下」 專家:中美關係複雜

Facebook

【新唐人2012年2月16日訊】(新唐人李韻綜合報導)面對人權、匯率等問題上的正面交鋒,中共副主席習近平近日在出席美國副總統拜登及國務卿希拉莉的歡迎午宴時,表示中美建設新型合作夥伴關係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或「逢山開路,遇水搭橋」,更用大陸家喻戶曉的流行曲歌詞「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形容中美關係。專家指出,這番話承認了中美關係的複雜性。

香港《蘋果日報》報導,14日習近平在美國國務院午宴上致辭時指出,他表示中國與美國分別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兩國建設的合作夥伴關係既無先例可循,也沒有經驗可鑑。

他引用已故中共領導人鄧小平的理論「摸著石頭過河」,及去年5月在美國舉行的中美第三輪戰略與經濟對話上,希拉莉引述的中國古諺語「逢山開路、遇水搭橋」。

妻子是著名歌唱家彭麗媛的習近平並引用電視劇《西遊記》主題曲《敢問路在何方》的歌詞「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形容中美關係。

但大陸網民發現,「摸著石頭過河」其實是中共經濟學家陳雲在1950年提出的見解,而陳在1980年12月在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上重提,當時鄧小平完全認同這見解,故不時將這話誤以為是鄧的理論。

而習近平引用的歌詞「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是1980年代電視劇集《西遊記》的主題曲《敢問路在何方》裡的歌詞,字裏行間表達了唐僧師徒4人不畏艱險赴西天取經的經歷。《蘋果日報》認為,這似乎也暗喻著,習這回就是向西方國家取經。

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時殷弘向《明報》指出,中美關係舉世矚目,「路在何方」實際上反映了中美關係所面對的挑戰和複雜性。

不過,也有大陸網民將它改編以諷刺時弊:如大陸看病難的問題,有網民改成:「一個個票販把隊插,一陣陣疼痛想回家,敢問路在何方!」

習近平拜登人權交鋒

在當天的午宴上,拜登致辭表示,美方相信人權是外交的重要領域,也是國家穩定繁榮的基礎。他又說,華府對中國與俄羅斯否決聯合國譴責敘利亞決議的做法「極度不贊成」。

而習近平在致辭時則強調稱,中國人權事業在改革開放30年來取得「巨大成就」。對於中美在國際事務及人權問題上存在的分歧,習近平抛出中共舊調“互不幹涉內政等原則”來應付。

習近平拜登貿易探討針鋒相對

此外,拜登和習近平在貿易議題上也針鋒相對。

拜登指出,中國的發展不是「真空」取得的,而是「基於井然有序的世界體系」。他提到要保護知識產權、商業機密、改革人民幣匯率機制,「還要減少那種強迫外國公司進行技術轉讓的做法」。

而習近平則稱,中美兩國應“以對話協商方式」解決經濟爭端。

《紐約時報》分析指出,拜登的言論突顯白宮在美國大選年所受內部政治壓力,奧巴馬政府不能在共和黨挑戰者面前向中共政府示弱。

「最親密待遇」難掩矛盾 美再促人幣升值

14日中午,習近平又到白宮與奧巴馬會晤,兩人在總統辦公室談了85分鐘。這場會晤被視為習近平此行官式活動的重頭戲。

路透社報導,習得到「最親密的同盟及夥伴級待遇」,但友善氛圍未能掩蓋雙方的分歧。

在公開面對媒體時,奧巴馬暗示兩國在經濟和軍事競爭方面仍會出現摩擦。他表明,中國實力增強,「意味著更大的責任」,美方希望中國與別國一起遵守世界經濟體系的規則,他又聲言將繼續就人權問題向中方施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