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報完整版】躲避美國新關稅 比亞迪搶巴西市場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5月17日訊】觀眾朋友們好,歡迎收看新唐人快報,我是天心。

今天是美東時間5月16日,星期四 。訂閱新唐人,了解最新要聞。

今日焦點:涉強迫勞動 美國再禁止26家中國公司進口產品;歐盟團體指控Temu「操縱技術」 讓用戶花更多錢;美國祭出關稅後 比亞迪等製造商試圖搶灘巴西市場;理想汽車裁員比例達18% 至少5600人被裁。

【美國再禁止26家中國公司進口產品】

國土安全部在收到美國行業投訴後,美國政府將在週五(5月17日)宣布阻止26家中國紡織公司的進口,因為這些公司涉嫌在新疆地區從事強迫勞動。

根據聯邦公報,拜登政府將在週五宣布將26家公司添加到《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UFLPA)實體名單中。該清單列出了在新疆地區參與剝削與強迫勞動的企業。中共被控在新疆對維吾爾人實施種族滅絕和強迫勞動。

根據公報,被加入的26家中國公司包括中國中紡集團有限公司、中糧集團的下屬公司,還有分布多個省的棉花、棉紡織公司,以及相關的物流和倉儲公司。

這些中企充當中間商,從新疆採購棉花,然後主要出售給其它中國公司,這些公司用棉花紡線或製造布料。

國土安全部部長亞歷杭德羅‧馬約卡斯(Alejandro Mayorkas)表示:「我們不會允許這類全部或部分通過強迫勞動生產的商品進入美國。」此次新增名單大大擴展了UFLPA名單的規模,使被禁止的公司總數達到65家,接近增加了一半。

馬約卡斯表示,週五的舉措旨在讓負責任的企業意識到其供應鏈中可能存在的勞工奴役行為。

此舉正值美國對與強迫勞動有關的商品進口進行更廣泛的打擊之際,特別是來自新疆的商品,該地區盛產棉花、太陽能電池板組件等商品,但也涉嫌大規模侵犯人權的行為。中共一再否認這些指控。

根據UFLPA,自2022年以來,所有與新疆有關的進口都已被有效禁止,美國官員也多次敦促企業審查其供應鏈。

被加入該清單的公司,包括因生產的最終產品被禁止,也包括因產品使用的部分組件被禁止。

週五的新增清單也可能會給企業供應鏈帶來壓力。中國是美國最大的紡織品和服裝外國來源國,該類商品包括服裝以及個人防護設備和其它應用的零部件。

美國行業組織抱怨中國紡織品製造商進行不公平競爭,部分原因是使用強迫勞動,並呼籲政府採取更多行動保護美國紡織公司。

全美紡織組織委員會主席金‧格拉斯(Kim Glas)週二在美國政府宣布針對中國的新關稅後表示:「中國(中共)不受限制的外國掠奪性貿易行為,加上海關執法不力和貿易政策建議誤導,造成了不穩定的市場動態,威脅著國內紡織品製造業的未來。」 。

馬約卡斯表示,企業需要更清晰地了解其供應鏈,如果企業試圖故意誤導美國當局,可能會因此接受刑事起訴。

【歐盟團體指控Temu「操縱技術」

歐洲消費者團體週四(5月16日)指控中國電商巨擘「拼多多」旗下跨境平台Temu通過「操縱技術」強迫用戶花更多錢,還有其它違反歐盟「數字服務法」的行為。

Temu在2023年4月進入歐盟市場,此後成為增長最快的應用程式之一。Temu稱,在歐盟27國裡,該程式每月平均活躍用戶可達7,500萬名。

歐洲消費者聯盟 BEUC 已向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投訴。位於法國、德國、西班牙等國的17個BEUC成員組織也向本國政府提出同樣的申訴。

這些團體指控Temu「未能保護消費者,還使用非法操縱手段」,即所謂的「暗黑模式」(dark patterns),並要求當局展開調查。

他們指控Temu扭曲或損害消費者網購時做出「自由與合理決定」的能力,並違反歐盟「數字服務法」(Digital Services Act,DSA)。

根據數位服務法,所有數位平台必須快速刪除非法內容、披露用戶資料使用方式,並確保線上購物者的安全。

BEUC表示,Temu未提供有關平台貿易商的足夠資訊,「經常導致消費者搞不清楚他們是向誰購買產品」。

這並非拼多多(PDD Holdings Inc)旗下的Temu首度在歐洲面臨壓力。

德國消保團體今年稍早曾就類似問題警告Temu,此後Temu宣布未來將不再顯示通知,以提醒消費者「趕快下單!超過126人已將此商品加入購物車」。

Temu也在其它地區面臨嚴格審查,包括亞洲和美國。

今年4月,Temu還因涉廣告不實和不公平商業行為,遭韓國公平交易委員會(Korea Fair Trade Commission,KFTC)調查。

【比亞迪等製造商試圖搶灘巴西市場】

《日經亞洲》獲悉,包括比亞迪在內的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正加緊向巴西和墨西哥發貨,為巴西關稅上調和美國及其盟國採取的貿易限制做準備。

本週二(5月14日),華盛頓宣布將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關稅從25%提高到100%後,預計美國及其盟國還將對中國電動車行業採取更多貿易限制。

另一方面,巴西面對中國大量湧入的電動車改變了自2015年以來對該項商品免收關稅的政策,今年開始對電動汽車徵收關稅,全電動汽車從1月起徵收10%的稅率,今年7月將增至18%,2026年7月將增至35%。

報導引述一位航運業消息人士的話,從中國到巴西和墨西哥的電動汽車搶運從3月開始,並將持續到6月。

中共海關總署週四(5月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對巴西的出口增長了20%以上,中國和拉丁美洲之間的總體貿易額同比增長8%,達到1,610億美元。其中以汽車和電子產品等產品出口增長最快。2024年前四個月,中國汽車出口量較2023年同期增長21%。

數據顯示,4月份的出口仍然是增量不增價。中國出口仍然依賴低價取得進展,這與人民幣進一步疲軟也有關係。

最近幾個月,中國至巴西和中國至墨西哥航線的整體運費飆升。消息人士說,「自3月下旬以來,中國至巴西航線的海運集裝箱價格上漲了4至6倍。今年早些時候,集裝箱的價格僅為1500美元左右,而現在則遠遠超過了6000美元。」

根據比亞迪公司的數據,2024年第一季度,比亞迪的電動汽車出口量同比激增超過150%,超過9.7萬輛,其中運往巴西的電動汽車為15.7萬輛,約占總出口量的16%。

比亞迪表示,它還計劃在墨西哥新建一座工廠,以開拓當地市場。

但墨西哥在華盛頓的壓力下極力與中國汽車製造商保持距離。

據路透社4月從三位墨西哥官員獲知的消息,墨西哥聯邦政府拒絕為電動車生產投資提供低成本的公共土地或減稅措施。官員們透露,墨西哥高級官員在1月份與比亞迪公司高管會晤後表示,將暫停和中國汽車製造商的任何會議。

拜登政府週二表示,如果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試圖將生產轉移到墨西哥以規避美國新宣布的關稅,政府正在考慮採取額外的懲罰措施。

【理想汽車大裁員 至少5600人被裁】

據報,理想汽車內部正在進行新一輪全公司的人員裁員,整體裁員比例超過18%。2023年財報顯示,理想汽車近3.16萬人,按照裁員比例來計算,這輪裁員涉及超過5600人。

此次裁員較多的部門是招聘部、銷售服務運營部和智能駕駛部門等。具體而言,銷售服務運營部門裁員超過400人,招聘部會從原來的200多人縮減至40~50人,智駕團隊會縮減至1000人以內。

知情人稱,4月底,理想管理層通過了最終的裁員名單,這輪裁員正式啟動於5月第一週,大部分會在5月底前結束,被裁員工實行N+1賠償。理想汽車希望在6月15日員工股票解禁之前完成大部分計劃,這樣可以節省一部分為員工進行股票兌現的成本。

報導指,理想汽車已是中國新興電動車廠中表現最好的一家,去年共交付37.6萬輛車,凈利潤超過118億元人民幣。一季度30萬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理想的銷量增速達52.9%。

理想汽車市占率符合預期,但3月初,新款MPV MEGA銷量不及預期。3月底,理想將今年銷量預期由65萬~80萬,調低至56萬~64萬輛。

下調銷量預期之後,原來配備的人員也得做相應的縮減。與此同時,理想也進行了全系的官宣降價。降價會影響毛利,而裁員便是理想的關鍵一步。

作為中國電動車廠中表現最好的理想汽車尚且如此,電動車市場競爭之慘烈可見一斑。

今年4月,特斯拉、理想汽車和其它許多車企開啟了新一輪史無前例的降價。中國有200多家電動汽車製造商都在應對巨大的產能過剩問題,專家預測許多規模較小的公司將無法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生存下來。

今年4月,特斯拉再次將中國銷售的四款車型起售價下調1萬4,000元,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跟著提供大幅折扣或補貼來吸引買家。

降價擠壓了汽車商的盈利能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汽車行業平均利潤率下滑至5%,是十年來最低水平。

2023年,在中國只有三家電動汽車製造商盈利,分別是特斯拉、比亞迪和理想汽車。後兩家公司的毛利率分別為20%和22.2%,特斯拉的全球毛利率為18.2%。

野村證券分析師應重熙(Joel Ying)上月說,競爭形勢可能會持續兩到三年,然後市場才會進入一個新的穩定階段,屆時市場上的競爭者數量可能大大減少,只剩下少部分存活下來的車企。

好的,鎖定最新要聞,請訂閱新唐人快報,不要忘記給我們留言、點讚,我們一起傳播真相。感謝您的收看,再會。

《新唐人快報》製作組

(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