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百年 塞鯨重回阿根廷沿海 帶來希望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5月17日訊】消失一百年後,阿根廷沿海終於再現塞鯨群,讓科學家們興奮不已,直言看到了保育的成效。

在南美洲阿根廷的聖豪爾赫灣,體型龐大的巨型藍灰塞鯨張開巨大的嘴巴,吞下富含浮游生物、磷蝦的海水。大快朵頤的中途,它們從頭頂的噴氣孔在海面上噴出漂亮的白色水柱,讓平靜的大海瞬間變得生動、美麗、活力四射。

今年5月在聖豪爾赫灣,研究團隊發現了大約2600頭塞鯨,讓業界振奮。因為這些每天要吃900公斤的大傢伙,在過去的100年,遠離了阿根廷,讓人們一度懷疑,它們再也不回來了。

阿根廷生物學家馬里亞諾·科斯卡雷拉:「我們可以把這看作是全球範圍的保育工作成功啦。」

一百多年前,阿根廷和全球很多地方一樣,捕鯨活動盛行,導致塞鯨種群迅速萎縮,有數據顯示,全球至少23.8萬頭塞鯨遭獵殺。

過去的50年,全球絕大部分地區為保育鯨魚做努力,讓塞鯨的種群逐漸恢復,到2006年達到5萬4千頭,但也只有之前的五分之一。

塞鯨是遷徙物種,每天冬天生活在亞熱帶,夏天則到兩極附近避暑。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任浩綜合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