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聞】李嘉誠再打折賣房 香港樓市危機將至?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5月21日訊】近日,李嘉誠銷售香港房地產的消息再次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因為這批住宅售價有大幅度的折扣。事件引發了關於香港樓市未來走勢的種種猜測。

澎湃新聞5月17日發布消息說,由李嘉誠創辦的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在香港新界西北地方洪水橋開發的住宅項目「#LYOS」將於5月19日公開發售。其中包括14夥分層大樓單元以及14夥花園複式戶型。

從價格來看,分層大樓單位售價較首次公開發售的價格將有最高約25%的折扣,而花園複式戶則有最高約32%的折扣。

美國加州陳闖創律師樓職員梁少華:「李嘉誠一直是中國經濟的一個風向標。在習近平之前,他和中國政府的關係都不錯,所以在中國大陸,他投資了很多,然後也賺了很多。自從習近平上台之後,他對整個政治經濟的判斷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所以,他就開始拋售在大陸的很多資產,包括拋售在香港的一些資產。」

美國加州陳闖創律師樓職員梁少華表示,李嘉誠是一直在拋售中國大陸和香港的資產,他這次降價也是他持續拋售過程中的一個行為。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李嘉誠在房價銷售方面把握的步伐跟節奏是非常好,這已經不是第一第二次的事情了。早在2013年、2014年的時候,李嘉誠就把中國國內的大部分項目進行一個促銷。當時還出現了國內的新聞說,不要讓李嘉誠跑掉。然後到了2015年、2016年,中國的經濟危機跟股災爆發。你可以看出,他是非常精準。」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指出,李嘉誠一般在市場轉好的時候他就出手,而不是等到峰值出手。這才是他真正有參考價值的地方。之前長實集團就把線下項目打折20%出售,因為他並不看好香港地產業。

以往,全世界的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大陸之前,往往都會在香港設立總部,在那裡建立跟中國合作的公司。

黃大衛:「由於國內實施的社會主義特色的社會主義法系,他跟國際法系並不吻合,所以往往香港成為一個中轉點。他不但是資金也是人才,也是法律體系,也是合同各方面中轉點。但是我們看到,最近幾年香港現在實施的已經不是海洋法系,尤其最近又說去殖民化。那意味著,香港未來可能就實施社會主義特色的法系。」

黃大衛指出,現在很多外資企業搬離香港,那些原來支撐高房價、高租金的群體,有相當部分已經外移。也就是說,在香港失去了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之後,香港整體難以支撐如此高的樓市價格。

其實,自今年香港樓市放開了一些限制措施後,香港房地產市場極速反彈,開發商也緊抓機會清理庫存,長實集團旗下的樓盤都「賣爆了」。

今年4月,長實集團與港鐵合作的黃竹坑站港島南岸Blue Coast3B期以「撈底價」,首輪開售422夥,成功套現近75億。長實集團位於沙田半山傳統豪宅地段的另一樓盤,也套現超29億港元。

梁少華:「香港樓市之前有很多限制措施,就像上海廣州一樣有很多限制措施,想買房的人也買不上,有些剛需也買不了。現在撤銷掉限制措施,它就釋放了一些需求。這剛好李嘉誠迎合了整個需求,然後繼續拋售。這個反彈能持續多長時間,幅度多大,誰也沒辦法判斷。」

黃大衛指出,香港近期樓市有所反彈,這可能也與中共政府批准了很多大陸移民指標,也就是引進所謂的中高端人群有關。但他表示,由於這些人的教育教養、國際視野與原來香港人有比較明顯差別,這也讓香港越來越大陸城市化。

梁少華也認為,香港自從反送中運動以來,包括《國安法》的實施,這也讓香港慢慢地變成像北上廣深一樣的法律和經濟體制。

他指出,國家變好變壞都有一個過程,就像中國即使這麼快速的倒退了十年,離朝鮮還有一定距離。香港也是一樣,由於之前那種高房價不可持續,所以在下降的過程中,每一次拋售都是對的。

編輯/宋風 採訪/駱亞 後製/王明宇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