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关心】盛世寒冬 北京接连搞运动祸及到谁?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7年12月20日讯】【世事关心】(455)

大家好,这里是《世事关心》,我是萧茗。

从今年11月底开始,当局在北京市和周边地区接连采取强硬措施,把大批低收入的外来务工人员从他们租住的廉价公寓里驱赶出来,同时强制推行用清洁能源替代燃煤取暖的媒改气、媒改电工程。大批燃煤设备被拆除,但是新的取暖设施建设又跟不上,或者天然气供应不充足,造成大批群众挨冷受冻,没办法正常生活。这段时间北京市政府又大举拆除建筑物楼顶广告牌和户外招牌。到我们这期威廉希尔公司网站播出的时候,有的做法已经得到了变通处理,但是相关的政策并没有被取消。中共十九大刚刚结束,当局就祭出了这些激化社会矛盾的措施,到底是出于何种考虑。这些手段仅仅是一次性的、临时性的、还是背后有更长远的打算。这期的《世事关心》让我们来探讨相关的话题。

北京驱赶“低端人口”引爆民怨,世界人权日数百人走上街头。为什么北京要挑在冬天做这件招人怨的事?

文昭(新唐人资深评论员):“在冬天把他们赶出来,又不提供公共救济,让他们无处可去,他们就只有离开北京回老家。也就是利用冬天的寒冷达到驱赶他们离京的目的。”

驱低端、煤改气、再加上拆除广告牌这一系列动作,当局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

陈破空先生(时政评论家):“这里恐怕有很多的算计,党内政治生态的算计、权力斗争的算计、以及蔡奇闯祸以后寻找一个止损点。”

这个冬天是当权者的盛世、贫困者的寒冬。

萧茗(Host/Simone Gao):大家好,这里是《世事关心》,我是萧茗。从今年11月底开始当局在北京市和周边地区接连采取强硬措施,把大批低收入的外来务工人员从他们租住的廉价公寓里驱赶出来;同时强制推行用清洁能源替代燃煤取暖的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大批燃煤设备被拆除,但是新的取暖设施建设又跟不上,或者天然气供应不充足。造成大批群众挨冷受冻,无法正常生活。这段时间北京市政府又大举拆除建筑物楼顶广告牌和户外招牌。到我们这期威廉希尔公司网站播出的时候,有的做法已经得到了变通处理,但相关的政策并没有被取消。中共十九大刚刚结束,当局就祭出这些激化社会矛盾的措施,到底是出于何种考虑。这些手段仅仅是一次性的、临时性的,还是背后有更长远的打算?这一期的《世事关心》让我们来探讨相关的话题。

视频:“抗议驱赶,侵犯人权!”

12月10日世界人权日,在北京这块维稳重地罕见出现了民众抗议。根据《香港经济日报》的报导,在北京朝阳区费家村有上百人聚集,抗议当局驱赶低收入外来者,强迫从他们住处搬离。抗议现场有大批警察戒备,有少数抗议者被抓,但没有发生严重冲突。这是从11月底北京驱赶所谓“低端人口”运动开始以来,爆发的第一场群众示威。

所谓“低端人群”的说法,本意是指在投资上的低价值人群,但现在通常是指在北京生活的低收入、低学历、从事低端产业的人群。2017年11月18日北京大兴区西红门镇新建二村发生严重火灾,造成19人死亡。于是北京市政府从11月20日开始,发起了为期40天的所谓“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的廉价公寓、合租大院里的低收入者成为重点整治对象,大量人群被迫流离失所。当地政府以断水断电、停止供暖相威胁,要求住户限期搬出。受到波及的人群有媒体估计多达数十万。有互联网上流传的视频显示,政府人员在驱赶住户的时候,使用的手段相当粗暴。

(视频)市民的声音:“联合执法,全砸了,这么大的饭店都砸了。”

北京市安全生产委员的负责人稍后对党媒新华社表示,没有“低端人口”这一说,说专项整治行动是在驱赶低端人口是不负责任、毫无根据的。但是随即有人发现,之前在北京市区一级政府的多个文件中,都出现过“低端人口”的提法。

在寒冷的冬季强行驱离低收入者,没有过渡方案、没有政府救济,短时间内大批人无家可归的惨况,激起了社会强烈的反应。北京数百名知识分子发起联署,要求当局立即纠正这起违反宪法和侵犯人权的恶性事件。在海内外的压力下,12月4日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和市长陈吉宁现身北京街头,《北京日报》报导蔡奇对一名来自于安徽的鞋匠说:“你提供的服务是这座城市需要的,感谢你的辛苦劳动”。这番讲话被视作在为“驱赶低端人口”运动降温。但是美国之音在12月上旬走访了大兴镇新建村,虽然北京市委书记蔡奇提出要体现人文关怀,但不管是外来务工人员、还是本地住户都表示他们的处境没有得到改善。

尽管有传闻北京市政府暂停了强制驱逐低收入人群的做法,但是到本期威廉希尔公司网站播出为止,仍然处于大兴镇火灾后四十天的“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的期限之内。没有任何官方的说法表示这项行动被推迟或暂停。

萧茗(Host/Simone Gao):当局为什么挑在冬天大规模驱逐外来人口呢,先听本台资深评论员文昭先生的看法。

萧茗(Host/Simone Gao):“所谓清理外来人口的行动,其实也可以放在天气暖和的时候来做,为什么当局要挑在11月底12月初天气开始变冷的时候来做,又不提供任何救济,这不是人为地增加了这些低收入者处境的艰难吗。你认为当局为什么要这么做?”

文昭(新唐人资深评论员):“这确实是个问题。我有一个‘恶意’的猜测,就是当局故意挑在这个时间做。如果是春天、夏天,你把这些低收入者赶出来以后,他们可以露宿街头、睡公园和地铁站,再坚持一段时间,不离开北京。而在冬天把他们赶出来,又不提供任何公共救济,让他们无处可去,他们就只有离开北京回老家。也就是利用冬天的寒冷达到驱赶他们离京的目的。所以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既不提供公共救济、又阻挠民间自行救济的原因。就是有些民间志愿者团体自发地为无处可去的低收入者提供临时性的住宿,但他们不同程度受到了政府的阻挠和骚扰,有的网站被关停、有的受到了警告,也就是当局从一开始下决心就是不给这些人出路,就是不想让他们呆在北京。早在这次驱赶低端人口的事发生之前,就有传闻说北京市的目标是控制市区常住人口在2300万以内,看来这个消息很可能是事实。”

萧茗(Host/Simone Gao):在舆论的压力下,当局驱赶外来低收入人群的行为会收敛吗?听下时政评论家陈破空先生的看法。

萧茗(Host/Simone Gao):“在海内舆论的关注下,北京市政府似乎没有像开头几天那样用蛮横的手段把更多人赶到大街上。那你认为所谓驱赶低端人口是会做一阵就停手,还是会不断地做下去?”

陈破空先生(时政评论家):“这种做法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弱势群体、这些外来人口尽管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无力反抗,但是旁人说话了、北京市民说话了、知识分子说话了、舆论界说话了、海内外的舆论说话了。因此北京当局、蔡奇当局的做法踢到了民意的铁板,恐怕连他们自己都吓了一大跳、始料不及。驱赶低端人口,工作大概进行到一半,剩下的无法进行了。但是他现在处于两难的状态,如果要进行下去,势必受到舆论和民意的更大反弹,甚至带来执政危机。蔡奇做为习家军的首领的这种做法,甚至会危及习近平的执政地位。在这样情况下,他不得不收敛,但是全收回去也不可能,已经拆的到处是废墟、残垣断壁,而且一半的低端人口都被驱赶。接下来他只能是边拆迁、边安置,或者是边驱赶、边安置,如此所付出的经济成本、社会成本、政治成本都远超他们的估计,成本非常高,比他们不动手、不做这个事的成本还要高,高出很多倍,无法估量。”

萧茗(Host/Simone Gao):“同时也有一种声音认为,北京人口膨胀超过城市生态和资源能够负担的上限,所以把一部分人口清理出去也是不得已的举措,你如何评价这种辩解?”

陈破空先生(时政评论家):“这个说法显然是不能成立的。所谓城市人口过多超出负荷、过于膨胀,不得不清理人口,这完全是计划经济的思维,专政思维的作祟。事实上世界上的大城市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像日本东京,东京和周围集中了日本1/4的人口,去东京你只要找得到工作、找得到住处,你就能留下来。有时候找不到工作,找到住处,负担不起住处,你当然就不会留下来,你会离开、或者回去,或者去其它地方,这完全是市场经济自然调节的结果。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在人为的靠专制手段、靠行政手段、靠计划经济在调节人口。一个就是中国、一个是柬埔寨、一个是北朝鲜。中国在文革的时候就系统的驱赶人口,在北朝鲜是最成功的驱离,在平壤就是打造了一个,只有忠于金家、在政治上合格的市民和国民才留在首都平壤,既然北朝鲜金正恩都能做到,那么更大的中国共产党、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最大的专政党,有什么做不到。所以他们就采取了老式的计划经济手段——行政命令,但是在这个时候再来重复人格手段,效仿北朝鲜的手段已经不合时宜,即不符合时代、也不符合中国发展的态势、更不符合互联网的时代,这样的清理、清洗,注定失败。”

京津冀地区煤改气,用一部分人的寒冬换来北京的蓝天,值吗?下节来探讨。

萧茗(Host/Simone Gao):与北京驱离低端人口运动相同步的,还有京津冀地区的煤改气、煤改电运动。也就是用天燃气、电能等清洁能源,替代中国北方农村和小城镇冬天燃煤取暖的做法。当局希望这个做法能减少空气中燃煤排放的pm2.5,从而缓解北方冬天的雾霾,这场由政府主导的能源升级运动,在现实中呈现出的却是与它所描绘的美好目标不一样的图景。

12月4日环保部下发特急文件,提出以保障群众温暖过冬为第一原则,凡属煤改气、煤改电工程没有完工的项目或地方,继续沿用过去的燃煤取暖方式或其他替代方式。这意味着处于京津冀禁煤区的、没有用上天然气的居民又可以烧煤了。但是马上又有人提出新了难题:原来的燃煤锅炉已经被拆除了,拿什么烧煤呢?难道为了临时救急再安装一个锅炉,以后再拆一遍吗?

这次“取暖危机”开始于11月中旬,也就是中国北方的冬季供暖开始的时候,于12月上旬达到高峰。处于华北多个禁煤地区的居民突然发现,锅炉没有了、煤也不准烧了,可是说好的天然气却没有供应上,或者供应不足,很多地方只能分时段供气,导致居民没办法正常取暖和开火做饭。上海党媒《澎湃威廉希尔体育官网》报导指,河北、山东、陕西、山西多个省份的多个地区都出现无法正常供暖,导致群众挨冻的情况。《中国青年报》登出了照片,河北保定有的小学因为直到12月初还没有开始供暖,学生不得已在户外上课,靠晒太阳取暖。

这次一刀切的煤改气工程,到底造成多少城乡居民挨冷受冻呢?没有确切的数字。有海外媒体估计,受到影响的人口可能多达上千万。到12月上旬河北省的城镇居民,也还有因工期拖延没有完成煤改气的。有保定市居民向自由亚洲电台报怨,在夜间最低气温降到零下15度的情况下,建筑物内的暖气设备还没有安装完成。

萧茗(Host/Simone Gao):关于煤改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先来听陈破空先生的看法。

萧茗(Host/Simone Gao):“现在已经是12月的中下旬,仍然不清楚受煤改气影响的民众取暖问题是否得到了彻底解决。你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范围的纰漏,在禁煤的同时替代取暖手段却没跟上,你认为问题的根源出在哪儿?”

陈破空先生(时政评论家):“煤改气,他们的设想是想减少污染、减少雾霾,要把烧煤全部改为用气。这个本身,从现代化的格局来说是一个方向,但采用的任然是行政手段、专制手段,都是迷信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以为现在西方民主制度不行了,要靠中国的这种制度,中国的制度就是一声令下、一刀切,一路的拆过去,中国为什么修起了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一路拆迁过去,还有多少人命付出在其中,不管,一路铺过去。这三十多年中共认为就是这么干过来的,所以十九大时他们进一步确定了所谓的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自信。当在煤改气的时候,跟本就没有安置措施,当那些接不上气的民众,在大冬天得不到暖气的时候,民怨沸腾,这种事情又不得不半途而止,而且给习近平的执政带来严重的不利的局面。可以说十九大后,就是开局不利。”

萧茗(Host/Simone Gao):雷历风行的禁煤手段换来北京的蓝天,值得吗?再来听文昭的看法。

萧茗(Host/Simone Gao):“今年是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的达标年份,虽然有一部分人由于煤改气工程拖延,取暖受到影响,但换来空气质量达标,你觉得这个结果能接受吗?”

文昭(新唐人资深评论员):“其实现在的雾霾污染和很多污染问题都是这种所谓雷厉风行手段的后果,也就是说当局是用制造污染的同样思路、同样手段来治理污染。时间倒回十几二十年,大批的重污染、高耗能的企业上马,就是牺牲了弱势群体的利益,他们根本不知情,或者即使反对也置之不理。当雾霾成为严重问题以后,又是优先以弱势群体为牺牲对象。所以中国的污染问题、和治污都是以反文明社会治理方式的后果,文明是要优先保护弱势群体,优先牺牲弱势群体当然就是反文明的。这种运动式的手段能不能减少污染源,也许能。不过这种模式总是避免不了用制造一个危机的方式来缓解另一个危机,同时会给社会带来深层割裂与伤害。治污是个长期的过程,尤其需要有个良性的社会机制来保证效果的可持续、不反弹。用反文明的、公然伤害弱势群体的方式来治污,显然是与长期治污的客观要求不相符合的。”

北京大拆天际线,所有这些行动是出于某个顶层设计吗,下节继续探讨。

北京清理“两线”的运动也是年底引人关注的一件事。“两线”指架空线和天际线,所谓天际线就是城市高楼大厦所构成的整体轮廓。清理天际线就是拆除不符合政府要求的建筑物外墙、和楼顶的招片、匾额。11月27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和多个单会联合发布《开展集中清理建筑物天际线专项行动的通告》。包括政府、医院、商场和企业在内的大批建筑物的户外广告和招牌都在被拆除之列。

这项以整顿市容为目的行动同样引发了“一刀切”的抱怨。有的老字号店铺的匾额被拆除。还有市民抱怨拆除招牌后失去了路标。在这个运动中有一个现象引起了海外媒体的关注,就是:毛泽东题字的《光明日报》、邓小平题字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招牌都被拆除。而江泽民题字的“解放军总医院”的楼顶招牌却得到了保留,这引起了“天际线工程”背后权力博奕的联想。

萧茗(Host/Simone Gao):关于天际线工程是否涉及到高层的较量,先来听陈破空先生的看法。

萧茗(Host/Simone Gao):“在北京拆招牌的运动里,毛泽东、邓小平题字的招牌都被拆了,偏偏江泽民的题字得到了保留,你认为这是否反映了权力较量的状况?”

陈破空先生(时政评论家):“有几种可能性,一种可能就是因为301医院处于海淀区,据说还没有拆到海淀区就暂停了,所以301医院江泽民的题词还没有拆除。但是第二种可能性,联想到江泽民最近又有露面,网上广泛报导他在家中会见所谓歌唱家,有可能涉及到中国内部权力斗争。这个权力斗争就是,因为以蔡奇为首的习家军闯了大祸,十九大之后,连烧三把火,民怨沸腾,动摇了刚刚站稳脚跟的习近平政权,所以习政权感觉有恐慌感,对党外的不满会传到党内,因此对党内的政敌,反习势力做出妥协。另一种可能性就是十九大之后,习近平已经取得了权力的高度,已经巩固了权利,已经大权在握,因此政敌的斗争,没有十九大之前尖锐、或者紧张、或者焦虑的情况下,对政敌就放松一点。还有一层,毛泽东、邓小平毕竟是死亡的过去最高领导人,因此拆除他们的题词,不会受到太大的反弹,但是江泽民这个政治老人毕竟还苟延残喘还没有死亡,他还有余部、余党,习家军惹了事出了麻烦,对仍然活着的政治老人就暂放一马,但并不意味着就此收手,这里面恐怕有很多的算计,党内政治生态的算计、权力的算计、以及对蔡奇闯祸之后,找一个止损点,止跌点。”

萧茗(Host/Simone Gao):最后来听一下文昭的看法。

萧茗(Host/Simone Gao):“驱逐低端人口、煤改气和清理天际线这几件事之间你认为彼此之间是有怎样的联系?”

文昭(新唐人资深评论员):“驱赶低端人口和煤改气这两件事有直接的联系,都是想缓解首都的生态和资源压力。人类活动就会产生pm2.5,人口越多污染源就越多,所以减少人口本身能减少pm2.5的排放,煤改气也是同样的目的。北京市市长陈吉宁之前在环保部任职,他调任北京市就是要在改善首都环境这事上发挥作用,这两件事再有一个层面的联系,就是被赶出北京的低端人口和煤改气过程中受到影响的人群有一定的重合,他们离开北京以后发现在家里也受冻,有可能迁往更远的地方。我怀疑当局一段时间内可能故意使天然气价格维持高位,逼迫低收入者搬迁到更远的能燃煤的地方。最终的目标不仅是减少北京的人口,可能京津冀地区的人口他都想减少。天际线工程属于首都的形象工程,这几件事可能都来自于某种顶层设计,并不是彼此孤立的。”

萧茗(Host/Simone Gao):“你认为这几件事反映出十九大后怎样的政治环境?”

文昭(新唐人资深评论员):“它们体现出中共十九大之后,当权者有想通过运动式的方式来推动社会改变的意图,这是值得担心的。这一方面可能反映了问题的紧迫性,习近平失去了按部就班、通过市场发挥作用的耐心。另一方面也可能有测试其权力的想法,就是在任何非法制的权力体系内,不管是任何制度和法律,哪怕是党的大会,赋与领导人的权威都是不完全可靠的,领导人取得的任何纸面上的权威,都需要有一系列行动来测试它,是不是行得通,有谁反对。也确实在天际线改造的过程中我们能看到有一定的抵制,江泽民题字的招牌就没拆掉。北京拆招牌运动本身有政治意义,就是清除前任领导人的题字等等痕迹,彰显习近平新时代的气象。既然这个行动没办法得到完全的贯彻,也就是表明习近平的权威事实上还不完整,还有进一步推进斗争的必要。我认为反映了这个政治环境。”

萧茗(Host/Simone Gao):在中共的字典里,“人民”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人民常被解释为多数人,少数人的利益应该为多数人让步。但问题是同样一群人,在一种身份特征上可以被划进多数范畴;在另一些特征上却总可以归入少数。所以现实中每一个人既是人民、同时又不是。比如当需要爱国的时候,北京的低收入外来人口也算人民;可是当需要治理雾霾和大城市病的时候,他们却又需要为首都人民、全国人民做出牺牲。可以想见,同样的事今后还会不断发生,直到中国的基本政治生态和人们的观念发生改变。谢谢收看这一期的《世事关心》,我们下个星期再见。

==============================================
策划:宋元晦
撰稿:宋元晦
剪辑:郭敬 柏妮
凌帆 王知行
旁白声音剪辑:唐彬
特效:Harrison Sun
文稿整理:Merry Jiang
合成:唐彬
反馈请寄:[email protected]
主持人配饰由云坊Yun Boutique提供

新唐人电视台 世事关心
2017年12月
============================================

《世事关心》播出时间

美东:周二:21:30
周三:2:30
周六:9:30

美西:周二:21:30
周六:12:30
周日:9:30

旧金山:周二:22:00
周六:12:30
周日:9:30

===========================================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