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闻】政治做秀?中共对欧美日台反倾销调查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5月21日讯】5月19日,中共商务部决定即日起对从欧盟、美国、台湾和日本进口的一种工程化学品发起反倾销调查。但有评论认为,中共的所谓调查,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中共与西方国家的贸易争端进一步升级。

5月19日,中共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对原产于欧盟、美国、台湾地区、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调查时间从19日开始,为期一年,但“特殊情况下”可延长6个月。

而产业损害调查期则涵盖了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这整整三年时间。

美国加州陈闯创律师楼职员梁少华:“我觉得在台湾总统就职期间,他做这个行动,我觉得还有一点意思,可能是警告欧、美、台、日,它要引起注意。因为大家世界的观点,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台湾。我现在做一个动作,让大家知道,我现在也很重要,我要对欧、美、台、日进行相应的反制措施。”

中共商务部宣称,这次被调查产品的名称为共聚聚甲醛,可以替代铜、锌、锡、铅等金属材料,也可以直接用于汽车配件、电子电器、工业机械、日常用品、运动器械、医疗器具、管道管件、建筑建材等领域。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谢田:“它搞了这么一个东西,是跟汽车行业相关的化学产品,是一个很奇怪的,很专门的单向产品进行调查。在政治上打击欧盟、美国和台湾的一石三鸟的政策上的宣示。因为任何人都知道美国也好,欧洲也好,台湾也好,他们没什么必要去把产品以低价倾销的方式向中国输出。他们生产的东西,价格也都比中国的同类产品要高,所以这个倾销指控听起来就算是蛮滑稽的。”

中共也曾于2017年发布对韩国、泰国和马来西亚进口的共聚聚甲醛征收反倾销税,在5年期的措施到期后复审,又裁定从2023年10月24日起继续征收五年的反倾销税。

梁少华:“其实在中国外贸依赖型的一个经济,它很难有特别强力的手段去和别人打贸易战,以及中国主要是原材料加工,高技术产品相对较少,替代的难易程度就比较容易,比如说产业链的转移,转移到印度,越南,多利亚。中国需要进口的产品往往是很难替代,包括芯片,高新技术,航空发动机这些都很难替代。所以在这种劣势的地位,说自己有充足的反制手段,我觉得口头上说说而已。”

外界认为,中共针对进口共聚聚甲醛的反倾销调查,可能是对西方国家近期加大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加征关税的反制措施。

梁少华:“它这次对共聚聚甲醛的这种进行一个调查。这个东西政治的意味还是更浓,并不代表它经济上对欧、美、台有多大影响。”

谢田:“我都很怀疑中共这个东西能不能进行下去,它很可能虚张声势一番,起到了政治上打击的作用。向国内民众表示,我开始反击了,反击欧洲和美国对中国电动车的封杀,也反击给赖清德一个小小的警告,给他点颜色看看。实际上就是纯粹政治性,看起来好像是很专业的化学产品,但实际上政治意义大于真正的经济意义。”

最近,中共和欧美国家的贸易摩擦持续升温。

就在几天前,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对进口的中国电动车加征100%的特别关税,太阳能电池、半导体、钢材、铝材和医疗器材的进口关税也大幅提高。

谢田:“这个贸易战已经在开打了,现在看来贸易战肯定是在升级,升级的结果就是中国跟西方更加全面和彻底的脱钩,这是我们可以预见的。所以美国的关税在提高,如果现在持续到2025年1月份新总统上台,我想应该是川普上台以后,关税战可能会更进一步的加强。”

欧盟方面不久前也启动了针对中国电动车的反补贴调查。

编辑/孟心琪 采访/易如 后制/钟元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