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起火爆炸频发 陆记者:新国标是祸首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5月21日讯】近年来,中国大陆电动车自燃事故频繁发生,甚至引发火灾,造成人员伤亡事故,中国知名记者发声揭露,中共电动车“新国标”是罪魁祸首,必须改变标准才能根除此类事故的发生。

5月20日,大陆微博博主“雪山财金”发文《三鹿奶粉揭幕者简光洲杠上电动车新国标:55公斤限重等于变相杀人》,文章揭示,曾因报导三鹿奶粉事件而知名的记者简光洲近日多次发声,质疑《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新国标)是导致电动车频频发生自燃事故的“元凶”。

文章介绍,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统计,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相比2022年上升17.4%。其中,80%的电动自行车火灾发生在充电时由锂电池燃爆引起;2022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1.8万起,比2021年上升23.4%。

2018年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约2.5亿辆,火灾事故3,000多起。2023年保有量约4亿辆,火灾2.1万起。5年时间,车辆增加了60%,但事故却增加了6倍。这是极不正常的。

文章说,简光洲认为,中共“新国标”明确规定,“整车重量不大于55公斤”,这个规定让原本使用铅电池的电动车只能改用重量更轻的锂电池

简光洲表示,目前,电动自行车电池有两类,一类是铅电,另一类是锂电。铅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铅和酸,都是不可燃物,加上外壳也是阻燃的ABS材料,所以装在电动车上非常安全,不会自燃自爆。但是,铅电池比较重,按50公里续航里程计算,主流铅电池质量最低也需要25公斤,进一步提升能量密度,就会影响电池质量和寿命。空车质量一般为38到46公斤,因此,装配铅电池的电动自行车,重量超过了55公斤。

与铅电池比,锂电池轻便,续航距离长,但是,锂电池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一是电池本身含有活泼锂材料,二是电解液为有机电解液,这些化学特性决定,无论是处于静置、运动,或者充电状态,都可能发生电池热失控,而一旦发生热失控,只用短短数秒,就会发生剧烈爆燃。

文章说,目前的火灾基本上都是由锂电池电动车引起的。

文章还说,更大的风险在于,目前锂电池电动车市场保有量约为4,000万辆,锂电池经过这两年的服役,稳定性已经开始下降了,风险隐患非常大。只要这些车还在路上跑,还在小区充电,未来一段时间,电动车起火的事故,恐怕仍然会呈现高发态势”。

简光洲说,“毫不夸张地说,2019年开始实施的这一版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就是个杀人的新国标,整车限重55公斤的限定必须尽快废除,让安全可靠的铅蓄电池回归到电动自行车的主流”、“只有这样,老百姓骑着的电动自行车才是一个便利出行的交通工具,而不是一颗随时都有可能引燃的炸弹。”

2021年7月18日,浙江省杭州市父女骑电动车在玉皇山路行驶的过程中,电动车突然起火爆燃,造成3人受伤,7岁小女孩琪琪被烧伤,后来离世。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通报称,电动车起火原因与其锂电池故障有关。

2024年2月23日,南京一电动自行车引发火灾,造成15人遇难44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各地出台监管措施,主要规定不准把电池带进楼道或房间充电。

中共《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于2018年5月15日颁布,2019年4月15日正式实施。

简光洲是原《东方早报》记者,2008年9月11号,以一篇《甘肃十四名婴儿疑喝三鹿奶粉致肾病》,揭开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三聚氰胺内幕。

(责任编辑:李郦)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