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4月03日訊】中國每年的經濟成長率正逐年下修,外貿產能過剩、內需經濟不振,房市乏人問津、開發商陷入財務困境,如此惡性循環下,長期積累的房地產投機性泡沫破裂,在各省市的有越來越多城區空屋率高、人煙稀少,宛如「鬼城」。
中國房地產泡沫破裂,住房嚴重供給過剩,許多地方淪為鬼城。從網友分享的視頻中可以看到,高樓大廈林立,人煙稀少。
美國《新聞週刊》3月21日報導,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在2020年左右陷入凍結狀態,而據統計全國各地大約有6,000萬至8,000萬套房屋空置,還有至少數百萬套房屋尚未完工。
學者認為,鬼城現象的成因有三個,首先是供需失衡。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Wong):「在過去中國蓬勃的房地產熱潮中,許多城市過度開發,有些並不具有投資價值的城市,往往是投機的炒作過度,導致有些城市住房供應遠遠超過實質需求,形成了相當多的城市出現大量空置的房產。」
學者指出,造成鬼城現象的原因還包括民間過度投資和政府的政策失誤。
黃大衛:「地方政府在過去的地方分稅制之後,地方政府承擔了絕大部分的地方開支,但是中央政府又拿去接近一半的收入,所以地方政府沒辦法,一定要依賴土地作為財政主要收入,他們往往去鼓勵房地產開發,鼓勵去買房,以獲取從土地市場裡面得到的稅費。」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認為,中共過去20年的房地產大躍進,造出的房屋已經可以容納37億中國人居住,房屋本身已經過度飽和了,那必然會出現大量的空置房。另外一個原因,可能與疫情期間大規模的死亡有關。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這個死亡人數可能是有各種說法,有的推測可能是有幾億人,那麼這樣就會導致大量的房屋過剩,房屋空置出來,也出現大量的鬼城。所以現在這段時間很多網上視頻都說,中國人都到哪裡去了?從北京、上海大城市到一般的農村,街上都看不到多少人,這些都顯示或者揭示中國在疫情這幾年,死亡人數是非常巨大、非常可怕的,這也使鬼城這個問題更加的突出、更加的鮮明。」
房地產曾是中國經濟的支柱之一,自從中共當局「三道紅線」打壓借貸,導致房地產商債務違約後,房市從此一蹶不振。隨著房屋過剩問題日益嚴重,當局又出台各種刺激政策。
黃大衛:「目前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它無非也就是底下兩方面,第一個所謂的寬鬆政策,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降低貸款利率,放鬆貸款,這是在刺激消費。第二個問題是庫存消化,鼓勵地方政府收購庫存房子作為保障商品房,試圖減少市場商品空置房,但這兩個問題影響有限,因為它沒有真正的去解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三大癥結。第一大癥結就是稅負過高,第二個來說,就是房地產市場的保障過低。第三方面來說,一些政策就是亂指揮,說今天要鼓勵放開市場,明天又調控加壓,經常會進行一個變化,導致市場沒辦法適應。」
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與城市規劃副教授Sarah Williams在接受《新聞週刊》採訪時分析表示,中國的房地產開發早就供過於求了,中共政府仍然鼓勵房地產開發商繼續開發住房,銀行也為更多的項目發放貸款,讓開發商可以用新的貸款來償還舊債的款項,「這有點像龐氏騙局。」
王赫:「中共現在它知道了房地產泡沫破滅了,但是它又強行各地下了很多的命令,不允許樓市大規模降價。所以目前中國的樓市,基本上這個價格,官方的價格和民間的價格是有很大的差別的。現在問題是中共目前這個穩樓市的價格,它還能持續多長時間?那麼在這個穩樓市政策的忽悠下,有多少人還會往裡面投錢去買樓,去投資金,去當接盤俠?」
中共家統計局前任副局長賀鏗在2023年9月就曾經說過,中國各地目前空置的房屋足夠30億人居住。而過去被認定房價只漲不跌的「房地產信仰」,如今已經幻滅。
編輯/黃億美 採訪/駱亞 後製/陳建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