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5月13日訊】再來看到,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上任以來,首次接受日本媒體專訪,在一個多小時的專訪中,一大焦點是賴總統所提出的,期盼攜手美國、日本、荷蘭等民主陣營,建立全球半導體非紅供應鏈。另外,賴總統也說,如果美國開徵半導體關稅,會不利台灣半導體產業或資通訊產業到美國投資,這部分台灣未來都會跟美國清楚說明。
《日本經濟新聞》與英語國際版,聯合專訪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這是賴總統就任以來,首次接受日本媒體專訪。從台日關係,到美中貿易戰,再談及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
賴總統表示「希望藉由台灣在生產製造上的優勢,串連日本、美國、荷蘭等民主陣營,建立全球半導體非紅供應鏈,確保自由貿易能持續運作,不受到中國低價傾銷影響。」這也是賴總統今年2月所提出的「全球半導體夥伴倡議」。
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2025.02.14):「我們願意和美國等民主夥伴,共同致力於打造更具韌性、多元化的半導體供應鏈,並運用尖端半導體的優勢,建立AI晶片產業鏈全球聯盟,以及高階晶片關聯產業民主供應鏈,以國際合作共創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全新局面。」
賴總統指出,「台灣擁有半導體生產製造優勢,樂意與世界民主國家合作,強調台積電到日本、歐洲和美國投資,是正常的經貿、投資行為。總統期待台灣到美國投資,能促成台美雙邊貿易進一步深化,但也指出,「如果美國對台灣採取《232條款》措施,對晶片或相關產業課徵關稅,反而不利台灣半導體產業或資通訊產業到美國投資,這部分台灣未來都會跟美國清楚說明。」。
賴清德(2025.02.14):「我們將秉持互惠雙贏的精神,與美國政府保持緊密溝通的協商,讓美方的新政府團隊更完整了解,台灣是美國重建製造業,以及鞏固高科技領導地位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夥伴。」
總統再次提及,如同台灣與美國洽簽21世紀貿易倡議,台灣也希望跟日本洽簽EPA。值得注意的是,在1個多小時專訪中,「日本」這個詞被提及超過40次,意味著,賴總統期盼透過這次專訪,向日本社會傳達,深化台日關係的明確立場。
新唐人亞太電視林嘉韋、趙庭譽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