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5月18日訊】每年五月的第三個星期四,世界各地的烏克蘭人都會穿上傳統刺繡襯衫(Vyshyvanka),紀念他們的文化記憶與民族身分。這項傳統起源於2006年,由兩位學生發起,至今已成為全球烏克蘭人共同慶祝的節日。
早上八點,在利維夫市政廳前,兩座象徵城市的獅子雕像也「換上」傳統刺繡襯衫(Vyshyvanka)。
電車司機 塔季揚娜·蘇卡奇:「我們今天所有的司機都穿上了刺繡襯衫。我們盡量打扮得體,讓乘客搭車時心情愉快。」
這些襯衫有的是祖母傳下來的傳家寶,有的是親手縫製的手工品,也有來自當代設計師的時尚新作。不論形式如何,它對烏克蘭人而言,一直具有神聖意涵。
民族學家兼收藏家尤里·梅爾尼丘克:「我們大約有30種刺繡技法,根據這些技法可以衍生出約300種針法。」
刺繡的線色、圖案,甚至繡工的心情都被視為重要元素。傳統上,人們相信刺繡可以驅邪避災,使衣服成為獨一無二的護身符。
講師兼時尚專家列昂尼德·馬爾廷奇克:「在烏克蘭,每個村莊、地區或城鎮都有刺繡襯衫,整個國家都被刺繡包裹著。」
尤里·梅爾尼丘克:「這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是一整套技藝,展現了深植於我們民族中的強大文化力量。」
一件衣服,承載一段歷史;一針一線,繡出不可抹去的文化記憶。戰火之中,烏克蘭人更堅定守護這項傳統,作為民族象徵。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懿馨綜合報導
本文網址: //www.ansado.com/b5/2025/05/17/a103988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