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6月06日訊】觀眾朋友好,歡迎收看《新聞直擊》。今天是,美東時間6月5日,星期四。
今日焦點:習怕川普,不肯打電話!會議消失、軍頭驟逝,中南海將突變?中共加大海外收入徵稅,一般投資人也難逃;報告:中共用ChatGPT搞滲透。
【川普與習近平通話 美中貿易協議迎轉機?】
北京時間6月5日晚9點左右,中共官媒新華社突然發布通告,說中共黨魁習近平應約與美國總統川普通電話。通告只有短短一句話,沒透露任何細節。
這是川普就任總統以來,兩人第一次正式通話。上一次,還是在他1月就職前的簡短聯繫。新華社消息一出,美國股指期貨一度上漲,但很快又回落。
美東時間上午10點40分,川普在「真相社交」平台發文,說他剛剛和習近平進行了持續約一個半小時、「非常好的」通話,幾乎全程聚焦「貿易」議題。
他還透露會談的進展,包括中方放鬆稀土限制,雙方團隊將很快會晤,並各自邀請對方互訪。
就在這通電話前一天,川普還罕見發文批評習近平,說他「非常強硬,極難達成協議」,當時市場還一度擔心兩國關係再度緊張。
彭博社披露,川普始終認為,只有和習近平直接溝通,才有機會解決關鍵分歧。但習近平遲遲不願接電話,更傾向由顧問層面協商。
CNN則引述知情人士說,中共之所以拖延安排通話,是擔心川普「不按常理出牌」,像他過去在白宮「突襲式」對話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南非總統西裡爾.拉馬福薩(Cyril Ramaphosa)那樣,讓場面尷尬。就算是私下交談,中共也不想冒這個險。
這次通話的背景,是美中貿易關係再起波瀾。美國批評中共沒有兌現降低稀土出口限制的承諾,而稀土是製造高端電子產品的重要原料。而中共則對美國限制晶元設計軟體出口、擬吊銷中國學生簽證等做法表示不滿。
雖然這通電話有點「破冰」的味道,但雙方在技術出口、市場准入這些關鍵問題上,分歧依然沒解。
與此同時,近來傳出習近平已經權力旁落的消息,中國問題專家章家敦(Gordon Chang)認為,習在黨內影響力已大幅下滑,恐怕難以主導中美談判。
【中共用ChatGPT搞滲透 OpenAI曝光內幕!】
今天(6月5日),人工智慧公司OpenAI發布最新威脅報告,點名中共及相關團體,正在濫用ChatGPT等AI工具,操控輿論、散播假信息。
報告說,過去三個月內,OpenAI共偵測到10起AI濫用案例,其中4起疑似與中共背景有關。
這些團體主要用ChatGPT寫社交媒體貼文、宣傳文案,甚至製作績效報告和工作文件,目的就是在多個平台上操控話題、製造輿論風向。
OpenAI首席調查員本.尼莫(Ben Nimmo)警告說:「我們看到,中(共)國正在使用越來越多樣的手段,進行更多類型的隱蔽行動。」
有些被封的賬號曾用ChatGPT生成政治內容,像是攻擊台灣主題的電子遊戲、抹黑巴基斯坦活動人士,甚至還有影射川普關稅政策的貼文,比如:「關稅讓進口商品貴得離譜,政府卻在海外援助上大手大腳。到底是誰要一直買單?」
OpenAI還點名一項叫「嘲評行動」(Sneer Review)的操控項目,背後疑似是中共支持的團隊。他們用AI寫短評和配套的「互動留言」,在TikTok、X、Reddit、Facebook上發布,內容包括攻擊川普政府取消國際開發署(USAID)等政策,使用語言涵蓋英文、中文和烏爾都語。
另一個案例也很典型。OpenAI發現,中共背景的操控者在整個網絡行動中都使用AI技術,包括蒐集開源情報、改寫腳本、排查系統問題,甚至開發破解密碼的工具和社交媒體自動發文程序。
還有更隱蔽的操作。OpenAI揭露,中共相關勢力透過AI製造兩極化輿論,在美國政治議題中同時扮演對立兩方,不只寫文字,還生成「真人頭像」貼圖,假裝是美國網民在吵架,目的就是挑動內部矛盾。
另一起行動中,中共相關人員還冒充記者或地緣政治分析師,用ChatGPT寫社媒簡介、翻譯文件,甚至分析美國官員的通信內容。
尼莫表示,這些行為使用的平台多、手法複雜,但多數還在早期階段就被發現。
【財政窘迫 中共擴大「海外富人稅」徵收對象】
在去年針對超級富豪徵稅的基礎上,中共當局正在加大「海外富人稅」徵收力度,以應對日益加劇的財政壓力。
彭博社今天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報導,中共當局現正審查多種海外收入,包括投資回報、股息和員工股票期權,海外投資收益的稅率最高可達20%。
一位知情人士補充說,持有海外投資,特別是美國和香港股市的中國居民是當局的重點關注對象。
報導披露,稅務服務公司近幾個月來接到大量諮詢,而這些客戶的資產低於100萬美元。
從去年針對資產超過1000萬美元的超級富豪,擴展到如今涵蓋資產低於100萬美元的普通投資者,凸顯出中共當局財政的窘迫處境。
中國經濟正面臨多重挑戰,房地產市場長期低迷,及去槓桿化政策導致地方政府無法再依賴土地銷售或過度借貸維持財政收支。同時,美國加徵關稅促使北京推出更多刺激措施,財政赤字創下新高。
據彭博社數據,今年前四個月,政府財政收入下降1.3%,而支出激增7.2%,導致預算缺口擴大至3600多億美元,創歷史同期最高。
根據彭博注意到的通知及公開聲明,北京、上海及浙江等地稅務局要求居民在6月30日前完成2024年度海外收入申報。
在稅務部門公布的個案中,居民被追繳的欠稅與罰款最低金額僅12.72萬元人民幣,约合1.8萬美元。
【政治局會議「消失」 分析:習政權穩定性成疑】
再先來關注中共政壇出現的異動。
5月整個月,中共黨魁習近平的行蹤異常低調。而外界更關注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例會,竟然「消失」了。按慣例,這個會議每月必開,4月會議還是由新華社當晚公開報導的,5月卻毫無動靜。
《日經亞洲》評論員中澤克二分析說,政治局例會屬於中共制度性安排,一旦中斷,極不尋常。他認為,如果真的沒開會,可能說明習近平內部出了狀況,要麼是在面對重大危機,要麼是政權本身出現動搖。也不排除另一種可能,會議開了,但涉及高度敏感內容,沒法公開。
與此同時,軍方風波還在持續。
6月2日,中共官媒新華社發布訃告,說前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因病去世,終年75歲。但這條消息,其實在官宣前,坊間早有傳聞。有說他是「被嚇死」的,也有說是突發心梗,更有人懷疑他是「被死亡」。
獨立評論人杜政在台灣《上報》撰文指出,許其亮是習近平早期的重要軍中盟友,十八大前幫他掌控軍權,地位舉足輕重。如今在軍中大清洗背景下突然去世,他是不是也成了「習派清洗」的犧牲品。
中紀委前官員王友群則在大紀元撰文提出三大疑點:第一,許其亮身體健康狀況良好;第二,作為高層將領,醫療保障完備;第三,他的死亡時間點,恰好與軍中清洗高度重疊。
王友群還點名提到,許其亮和最近「失蹤」的何衛東、剛被撤職的苗華關係密切,很可能是同一陣營的。
杜政也說,自去年起,中共高層權鬥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許其亮的死亡,很可能意味著,習近平在軍中的核心圈正在鬆動,軍隊元氣大傷,政局也可能出現突變。
【川普提出軍費增至GDP 5% 北約15國支持】
美國總統川普數月前提出的貌似遙不可及的北約軍費目標,目前已成為6月底於海牙舉行的北約領導人峰會的核心議題。
今天(6月5日),北約防長齊聚布魯塞爾,討論是否接受川普總統提出的、成員國將國防開支提高至GDP5%的目標。
參加討論的美國防長海格塞斯表示,對北約盟國支持軍費目標有信心,他強調此承諾必須在6月底的峰會上落實。
他指出:「要成為一個聯盟,不能只是掛旗子,你必須有戰鬥編組,不能只是開會,你需要保持戰備能力。」
美國駐北約大使惠特克也表示,這次不會再像2014年威爾士峰會那樣,「拖到第10年或第11年才達標」。
北約祕書長呂特也表示,為了強化威懾與防衛能力,「我們需要大幅提高國防支出,這是一切努力的基礎」。
他提出一項折衷方案,主張在2032年前,將川普要求的5%軍費目標細分為兩部分:其中3.5%用於核心軍事支出,另外1.5%則涵蓋網絡安全、軍事機動性及其它基礎設施等相關安全支出。
目前已有14個北約成員國率先公開支持川普總統的軍費目標,多數為鄰近俄羅斯的東歐國家。德國作為歐洲最大經濟體,也已表示支持。
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利斯週四表示,根據北約的新目標,德國需要增加約5萬至6萬名現役軍人。
唐寧街發言人表示,英國首相斯塔默將於下週一與呂特會面,討論北約盟國增加國防開支的計劃。
然而,西班牙和意大利仍是對5%軍事目標持反對態度的主要國家,它們只承諾在今年達到GDP2%的門檻。據北約估計,加拿大2024年的國防開支僅占GDP1.3%,遠低於其它盟國。
好的感謝您,收看本期的《新聞直擊》,我們,下期再會
《新聞直擊》製作組
(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