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兩種新蝙蝠致命病毒 全球再敲警鐘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6月26日訊】一項在中國雲南果園進行的病毒研究,為全球公共衛生敲響了新的警鐘。

根據期刊《PLOS Pathogens》週二(6月24日)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中國雲南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與澳大利亞團隊合作,分析了從2017年至2021年間,在雲南省果園和山洞中採集的142隻10種蝙蝠的腎臟樣本。結果發現了20種過去未被記錄的新型病毒。其中2株病毒與已知「人畜共通」致命病毒:立百病毒(Nipah virus)和亨德拉病毒(Hendra virus)關聯密切,可能對人類健康構成潛在威脅。

報告透露,這兩種分別被命名雲南蝙蝠亨尼帕病毒(Henipavirus)1號和2號的新亨尼帕病毒,是在靠近村莊果園的果蝠(Rousettus leschenaultia)體內發現的。

研究團隊警告說,由於亨尼帕病毒可通過蝙蝠的尿液傳播,並污染水果和水源,它最終會傳染給人類。

研究報告指出:「蝙蝠病毒會通過直接接觸,或『中間』宿主傳染給人類,常與人類攝入了被蝙蝠唾液、糞便或尿液污染的食物或水有關。」

蝙蝠是多種微生物的天然宿主。一種理論認為,此前肆虐全球的中共病毒(新冠病毒)疫情,可能就是源自蝙蝠。但也有人認為,新冠中共病毒來自「實驗室洩漏」或野生動物及毛皮市場販賣的其他動物。

另有專家警告說,他們在中國毛皮養殖場的動物中檢測到數十種病毒,其中部分病毒可能會傳染給人類,引發新一波疫情。

自新冠疫情以來,一些科學家就發出了類似警告。病毒學家愛德華‧霍姆斯(Edward Holmes)此前對法新社表示,他認為,全球毛皮養殖業「是新疫情開始的最可能方式之一」。

他說:「我個人認為,應在全球關閉毛皮養殖業。我堅信野生動物貿易是新冠病毒SARS-CoV-2出現的原因,相關毛皮養殖貿易可能輕易導致另一場疫情的爆發。」

《新聞直擊》製作組

(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