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大动作救房市 蔡慎坤:很快将以失败告终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4年05月18日讯】中国经济持续下行,房地产面临崩盘危机。日前,中共官方陆续推出解决房地产问题的“重大举措”。不过独立时评人蔡慎坤直指,官方祭出这套乱拳想救房市,很快将以失败而告终。

5月17日,中共央行、住建部等多部委就房地产行业发布系列政策,除扩大“保交房”救助范围外,还下调全国最低首付比例、公积金贷款利率,取消住房商贷利率下限,购买存量房用作保障房等各类刺激措施,加快去库存。

17日,中共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视频会议”上称,“打好商品住房烂尾风险处置攻坚战”,推进保交房、消化存量商品房等重点工作。

何立峰还称,地方政府酌情以收回、收购等方式妥善处置已出让的闲置存量住宅用地;商品房库存较多城市,政府可以需定购,酌情以合理价格收购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要继续做好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防范处置”,等等。

房地产业数十年来一直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上述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处置住房烂尾风险、消化存量商品房等,可见中国房地产现况,若处理不好,将引发更严重的金融风暴。

据《华尔街日报》5月18日报导,这项救助方案的规模,以及城市和资金短缺的地方政府将从何处获得资金来买下这些住房,尚不明确。经济学家们估计,清理遍布中国辽阔土地的大量积压空置房或未完工楼盘将耗资数千亿美元。他们说,只有中央政府或央行才有必要资源来为一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住房购买计划提供资金。

文章认为,赌注很大。中国大规模的房地产萧条正在削弱投资和消费,拖累整体经济增长。5月17日中共官方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放缓,1-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近10%。

独立时评人蔡慎坤5月17日在海外X平台发文说,此前境外媒体曝光称中共政府决定大手笔收储存量房,以此拯救摇摇欲坠的房地产市场,有些财经人士甚至抛出政府将拿出15万亿来收储存量房从而稳定房价,只是没想过当局从哪里去弄15万亿,去年财政收入才20万亿,维持正常开支都很困难,不得不提高预算赤字,追加了债务发行指标,才勉强保证了各地的正常运转。

文章认为,当局这些政策并没有太多新意,还是想通过降低门槛,把购房者套进去,这种招术根本不可能刺激房市,因为有余钱投向房地产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而银行只是拿出少量的贷款额度支持政府参与救市,而捉襟见肘的地方政府哪里有钱去收储存量房呢。

文章直指,这些口头表达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也无法化解房地产市场延续20多年的危机。也就是说,何立峰祭出这套乱拳想拯救中国房地产,很快将以失败而告终。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2月的报告指,与新冠(中共病毒)疫情前比,当前中国的新屋开工率下降60%以上;房地产投资水平则比2022年下降大约30%~60%;而未来10年,中国新建住房的基本需求将下降35%~55%,主要原因是城市新增家庭数量减少,以及存在大量未完工或空置的房产库存。

根据中国克而瑞地产研究最新公布的报告,今年前四个月,中国房地产市场继续保持低位运行,中国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同比降低46.8%。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经有近30家房企被债权人申请破产清盘。进入5月,又有两家债务违约的中国房地产企业爆雷,分别是雅居乐集团和东原地产母公司迪马股份。

据《日经亚洲评论》和美国财经电视频道CNBC此前报导,专家认为,现存的房屋和在建的房屋可能需要5年甚至10年的时间才能消化,这不仅会影响到房屋的价格和人们对中国的经济前景的预测,还可能会对国际建材价格构成严重冲击。

(记者李恩真综合报导/责任编辑:李泉)

相关文章
评论
新版即将上线。评论功能暂时关闭。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