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心台湾

热爱拼布艺术,周秀惠擅长以大自然的景物来创作,不管是穿透林间的晨曦、彩霞满天的沙滩、怀旧的阿里山小火...
2021-12-17
原本种有机稻米的陈英杰,在2009年转型投入经济效益比较高的大闸蟹养殖,他采用完全不用药的生态养殖...
2021-12-10
彰化二林是全台湾最大的荞麦产区,因为土壤跟气候环境属于风头水尾,很适合荞麦种植,不只如此,连营养价值...
2021-12-03
陈三火17岁入行剪黏,73岁得到首位剪黏人间国宝的殊荣,却经历了剪黏全盛时期,以及夕阳产业的三温暖人...
2021-11-26
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九月圆脐十月尖”,每逢中秋过后就是大闸蟹最佳品尝的时机。据说此时的螃蟹,膏肥...
2021-11-19
一栋荒废30年的300年简家古厝,因为淡兰古道北路开通后,简家后代简士为重新整理古厝周围的杂草,让更...
2021-11-12
青农陈新豪返乡务农后,发现山区一处种植茭白笋的农田有大量的保育类白鱼,他不断的跟农民阿伯沟通,长年主...
2021-11-05
父亲苏彭在1941年就成立印书局从事印刷业,苏明堂也在1962年高中毕业后就回家帮忙经营印刷厂,一直...
2021-10-29
蚯蚓改变环境的实证中,林琬曼博士从环境观察再到科学实验证明, 这个微生物群隐藏了很多健康密码在里面...
2021-10-22
李朝安曾经为了赚钱做生意每天汲汲营营,直到身体出了大状况,他才开始回归农村养殖蚯蚓,甚至八年来风雨无...
2021-10-15
2009年莫拉克台风重创南台湾,屏东沿海地区的鱼塭淹成一片。威廉希尔体育官网系毕业曾担任知名杂志摄影记者的陈启宏...
2021-10-08
不同土壤即使种植同一种果树,果实的风味也会有所差异,恒春有机农张清文在农场三种不同土壤地质上试种百香...
2021-10-01
老经验的糕饼老师傅,教给儿子简敏修却只有三个字你看咧,数十年靠没有数据没有比例做出好吃的萝卜糕,但简...
2021-09-24
从小就爱养鱼,高职、大学读的都是水产养殖科系,毕业后,刘誉羲在2013年全心投入他最喜欢的观赏鱼养殖...
2021-09-17
种植咖啡要需要技术,而咖啡的后制处理又是另一门学问,面对不同的烘焙机器,作法又是各自迥异,要烘好咖啡...
2021-09-10
一块在海拔1000公尺的高山上的土地,已经被惯行农法种植毁坏的土壤,庄明堂用什么方法改变这块已经酸化...
2021-09-03
原本种植花卉失利的吴国宾,因缘际会到庐山的春阳部落从事农业,刚好朋友跟他介绍日本苹果爷爷木村秋则的故...
2021-08-27
退休员警蔡鸿彬想要退而不休,过田园生活,甚至耗资千万盖豪华温室种有机蔬果,历经几次种植产销失败后,他...
2021-08-13
南投八卦高山茶产区,一直是网友打咖的景点,也是茶叶改良场关注辅导的对象之一,改良场专业人员从实际测试...
2021-08-06
周铭泰从小就喜欢跟着父亲去钓鱼,在耳濡目染之下也喜欢上钓鱼。长大后虽然读的是机械工程,可是他竟然把业...
2021-07-30
在金融业当上高阶主管的杜蕴宸,高压的工作却让她生了一场病后,她留职停薪那一年开始走访各地认识很多朋友...
2021-07-23
陈佩云管理过大片的芒果园,龙眼园和荔枝园, 让她累积了不少的经验,如今她想把这些经验值传授给想学的人...
2021-07-16
曾经是超级业务员的陈佩云,却在一场家变负债,让她的人生从胜利组归零,为了养活两个小孩跟自己,她选择租...
2021-07-09
发现台湾原生鱼面临生存危机,2001年钟宸瑞老师在任职的裕民国小筹建了以“台湾原生鱼类为主题的水生走...
2021-07-02
登上一张千元台币大钞的国宝鸟帝雉,您对它有多少的了解?长期在阿里山小笠原做生态观察的苏家弘,12年来...
2021-06-18
 从科技到传产吴冠翚延续屏东日晒挂面之独具价值;掌握鲜鸡 陈健福独创二段式饲育健康安全好心鸡。
2021-06-13
从小就喜欢养鱼,王昱文在2017年全心投入观赏鱼产业,他认为金鱼可爱讨喜,价格平易近人,内销市场一定...
2021-06-11
有了种苗专业的父母信心加持,侯乔伟选择香水.丰香、恋香以及天使白草莓等四个品种。云嘉南种植的草莓几乎...
2021-05-31
喜欢养鱼,尤其对锦鲤鱼情有独钟,古文钦早在1980年就全心投入锦鲤鱼养殖,40年来累积了相当丰富的养...
2021-05-28
农业科技化不再是口号与神话,陈肇浩花了二十几年的时间一点一点的累积记录数据,并且花了五年的时间把这些...
2021-05-19